从传统的蔬菜种植到现代化的智能玻璃温室,温室大棚正成为推动农业变革的重要力量。
在北京市平谷区京瓦温室园艺示范园的智能玻璃温室大棚里,小番茄植株悬挂在牵引绳上,每株有五六米长。工作人员按下控制按钮,水肥一体化、温湿度调节、透光通风等自动化设备依次开启。
“每平方米小番茄年产量达22公斤,生菜每年可以收9到10茬”。而在传统露天种植条件下,生菜每年仅能收获2到3茬。
01 行业规模:全球市场稳步增长,中国成为重要力量
温室大棚行业正迎来快速发展期。据最新研究报告显示,2024年全球温室大棚市场规模达到1808.21亿元(人民币),预计到2030年将增长至2675.23亿元,期间年复合增长率预估为6.75% 。
中国作为世界温室大棚产业的重要市场,2024年市场规模已达到486.95亿元。
蔬菜温室大棚作为细分领域,表现出更强劲的增长势头。2024年全球蔬菜温室大棚市场销售额达378亿美元,预计到2031年将达689.7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达9.1% 。
另一份调研统计显示,2024年全球蔬菜温室大棚市场规模约2733.1亿元,预计到2031年将接近4835.4亿元。
02 技术前沿:智能环控系统,精准掌控生长环境
温室大棚行业的科技创新正从简单结构向智能化、精细化方向演进。
在京瓦温室园艺示范园,智能化管理系统是温室的核心。大棚内的温度、湿度、光照、水肥和二氧化碳浓度,都靠控制箱实时控制。
大棚顶部的钢化漫散射玻璃让光线均匀洒下,透光率高达91.5%,避免局部光照过强灼伤植株。
在每株番茄的根部附近,都有一根 “滴箭” ,将水肥精准“喂”给植株,确保每一株都能获得适量的水分和养分供应。
夏季,打开降温系统和温室屋面通风窗,“将湿冷空气送至作物根区,并将温室上部热空气挤到棚外” ;冬季,外部环境温度较低时,“将冷空气调节变暖后再送入大棚,就不会把植物‘激’着” 。
03 政策支持:政府积极推动,项目落地加速
政策支持为温室大棚行业发展提供了强劲动力。近期,北京市密云区启动了2025年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支持设施农业更新改造项目,计划翻建日光温室214栋,建筑面积277.30亩。
该项目资金来源为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地方配套投资、自有资金,显示了中央政府对设施农业更新改造的重视。
2025年10月,江苏三优高标准综合智慧大棚项目在南京市六合区正式开工,标志着这一总投资过亿的综合智慧农业项目进入建设阶段。
该项目规划占地150亩,将建设以钢结构智慧大棚为核心,配备恒温方舱、物联网系统的现代化农业基地。
国际合作也在加强。2025年10月,由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联合罗马尼亚布加勒斯特农业科学与兽医学大学共同举办的 “设施农业科技合作国际会议” 在北京召开。
会议主题为 “智能、高效、协同、共赢” ,来自10余个国家的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代表共计107人参会。
04 区域格局:欧洲领先,中国市场迅速崛起
从全球市场来看,欧洲是温室大棚技术的领先地区。2023年,欧洲温室市场的份额为43.30%,荷兰是温室产业的全球领导者,处于农业创新和技术的最前沿。
中国市场在过去几年变化较快,正成为全球温室大棚行业的重要增长极。
在中国温室大棚行业市场结构中,主要可分为连栋温室、日光温室、塑料大棚等。其中塑料大棚占比最重,占比为67.50%,日光温室占比为29.35%。
日光温室作为我国独创的园艺设施,在节能方面表现突出。
05 企业格局:国际巨头主导,中国企业崭露头角
温室大棚行业已形成多元化竞争格局。全球市场的主要企业包括Poly-Tex、Dalsem、Argus Control Systems、Stuppy Greenhouse、Gibraltar等。
Netafim、Gibraltar、Berry Global、Richel Group SA、Dalsem是全球温室市场的五大主要参与者。这些公司在过去5年中收入持续增长、销售量增加,在全球温室市场占据重要地位。
中国本土企业也在迅速崛起,如北京京鹏环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四川省简阳市建川实业有限公司、昆山市永宏温室有限公司等已在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
在蔬菜温室大棚领域,主要厂商包括Ridder、Netafim、北京瑞雪环球科技有限公司、寿光市泽农温室工程有限公司等。
06 未来趋势:智能驱动绿色转型,国际合作深化
温室大棚行业未来将向智能化、绿色化方向持续演进。
在2025年现代设施农业重大引领性推广技术中,包括了基于高温空气能热泵的温室主动蓄热供热技术,该技术采用高温空气能热泵,使温室大棚实现昼夜循环供热。
稀土转光膜技术可将太阳光中的紫外光、紫光和黄绿光转换成作物光合作用利用率高的红、蓝光,使茄果类增产10%至50%,叶菜类生长周期缩短7天。
国际合作将成为技术提升的重要途径。通过“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的建立,可提升我国设施节能装备水平,带动我国设施装备及配套技术产能在罗马尼亚及中东欧地区的输出。
走进京瓦温室园艺示范园的智能玻璃温室,仿佛进入了一个充满科技感的“植物工厂”——自动化设备精确控制着每一株作物的生长环境,作物在理想条件下茁壮成长。
“我们这儿的蔬菜,在种植前就已经被经销商订购一空。”工作人员的话语中透露着自信与骄傲。
温室大棚,这个古老的农业设施,正在科技的赋能下焕发新生机。

诚旭首页
当前位置:

